這真的是一本戀愛必修課,
從相遇相識到分離或一起,
把戀愛那無法言喻的滋味,
用文字精準明確地寫出來,
是經驗之談也是誠心忠告,
要經歷多少才能寫出這本書阿?
畢竟不是大A,對於一些世俗的關係並未深刻入心,反倒像是小說文體般的自述愛情生平,因為是陳雪,一路看著她的創作,有一種看著她褪變的新鮮感,但是對於愛情,並未從中得到太多啟發。
愛雖說是本能,技巧人人各有不同。
戀愛次數愈多的人,照理說應該很懂愛,然而,常在愛情中迷失的人,往往不是生手,而是那些自認為經驗老道的人,他們往往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也許經驗值能提供必要的判斷,卻不見得都管用。不然,一再失戀的人,他們何以一提到愛情便怯步,裹足不前。
愛情本就耐人尋味,要打從心裡喜歡上一個人,已經夠難了,還得接受彼此生活習慣與價值觀的落差﹔若調適不佳,恐情海生波。愛得深,在意的也就愈多了(懂得放牛吃草就能避免,得有寬闊的胸襟)也就更不能平心靜氣去談論彼此,生活上的那些爭執,不就是因為彼此無法和睦所造成——愛走到必須忍受的地步,你想戀愛的品質能好到哪兒去。
不畏愛情的艱難,是學習的開始。
如果沒辦法面對愛情必然發生的問題,只想逃開,那永遠也學不會。這學分沒修好,生命就難完整。
人都很怕面對不完整的自己,所以藉口一堆,怎聽怎離奇!
最好還是把好好認清這一點,無論愛情要不要談,生活才能以愛入味,生命才能因次茁壯。
有人說,那我不談戀愛就好了(可以不要這麼孩子氣嗎?) 愛的關係豈只有愛情,也擴及友情和親情。
三種人間摯愛你都無法理解,要瞭解自己談何容易。
愛是思考的過程。沒有人可以直接跳過,直達結果!?
除非你一天不用腦生活,那豈不是當個無感之人,人真要無感,那真是一千萬個不可能﹔只要有情緒的人,都無法自圓其說的。
愛一旦進入了一段關係,便有深淺。
也許你害怕受傷害,就開始武裝自己不許他人再靠近(言行刻意疏遠或人身攻擊)可這樣做,永遠也只是個半調子,無從領會愛的深意。
只能粗淺地用僅存的方式套出自以為的愛的邏輯(愛可是博大精深得很)
要是方式是正確的,何以親情友情愛情皆被搞砸,你不得不承認。
愛讓人對自己有更深刻的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才是最該去瞭解的部分。
愛會讓人懂的,甚至有更多從未有過的新發現,這些才是自我認知最值得投入的事。
對自己不再心存疑惑,甚至樂於開放心胸,這樣的人在愛的旅途中,往往處處豐收,人生定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