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本書是希望看到家長教養方式的分享,進而能對教育孩童的理念或作法有所啟發。但實際上翻閱過後卻覺得無所收穫,因為:
1. 教條式的陳列原則及敘述。
2. 直接寄託於上帝,讓宗教既成為理由又身兼解答。
因此:
1. 看完目錄就已經把這本書看完了,
2. 當個好爸爸的十項工具其實無關「當個好爸爸」,而只是單純地「當個好人」,若這一點在書中看不出來,也僅是因為舉例都是以家庭作為背景而已。換言之,把書名的關鍵詞替換後邏輯仍然相通。如:「爸爸」換成「媽媽」、「老師」或「上司」,把「子女」換成「學生」或「員工」,把「家庭」換成「學校」或「公司」。
我認為本書最令人遺憾之處,在於身兼成功的企業家、教授及外交官的作者寫作本書時,選擇了傳教士這樣的身分。
p.s. 本書請人寫了五篇推薦序,共22頁。這又是另一個很扯的地方了。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