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的產生,總是會把責任歸咎於某人,因為這是最快、最簡單、最不用付出任何心力去檢討、反省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的方式,我們只要輕鬆在旁說著無關緊要的話語,只要貼上他是什麼樣的人的標籤,就等於找到可以怪罪的原因。
但在火車裡,讓我們省思卡奴的形成,更多是結構性的問題:教育不足、銷售員誇大不實的話語、追求物質享受的虛華、銀行寬鬆的放款制度。有時候更多是社會這個大環境所造就的問題。強迫自己去思考,去質疑社會問題的產生是為什麼,並從更多的面向來觀察。
火車 在日本佛教當中指的是載罪人入地獄的一種鬼神 跟台灣的火車意思完全不一樣 在日本會叫電車 蒸氣車 電氣車 絕不會說火車
從小 父母有很多朋友 但很多都是金錢觀念很差的人 (包括我父母) 在那個泡沫經濟時代 戰後嬰兒潮的那一代 總是覺得 錢明天就會有 所以通常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 做著一日致富的夢
但不可誨言 當時的機會非常多 只要有心 都弄的到錢 例如.........有段時間很流行從剛開放的中國走私酒進來賣 那時的酒是真材實料 畢竟中國那時幾乎跟北韓差不多的樣子 現在的化學酒還沒學會
所以我也看過那個泡沫中沉輪的無數人 例如我爸朋友A 其妻意外死亡 保險金高達800萬 在當時可以買兩間房子了 然後他參加大家樂組頭 3個月內全輸光
...Continua本書中討論了信貸、信用破產、討債、經濟泡沫化等等社會問題。藉著二位女主角身份冒充的事件,討論:「我只是想過得幸福一點」是一種錯嗎?因為借信貸太多而破產的人,真的是人格有問題個性太軟弱嗎?
為甚麼不說這個制度有問題呢?為甚麼一直一直鼓勵大家消費卻沒有甚麼地方教大家如何管控自己的財務呢?尤其是在泡沫經濟下,很多人因為房貸繳不出來,只好借信貸,利息高的嚇死人,債務人還不了只好連夜跑路,最後被黑道抓住,再加上父債子還,層層關聯,最後只能挺而走險。所有相關人的人生全都因此被催毀,除了死、除了變成別人,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書中藉著老律師的嘴控訴這個制度的缺陷破壞了多少人的人生,這個制度是應該要修改的。(台灣也有一樣的問題,也有一樣的救濟制度,但真的會去尋求救濟的人很少,因為被黑道或討債公司逼迫的情況讓人根本只想逃,沒有辦法去尋求救濟) 其實台灣日本都有父債子不還的法律規定,但法律是法律,家中一人欠錢跑路,全家都會被拖下水的,黑道或討債公司也很聰明地天天來跟風,讓相關的人活在恐懼之中,但因為沒有實際作為,報警也沒有用。
這本書很厚,也沒有所謂真正的結局,跟一般的推理小說完全不同,雖然整個故事也是一點一點抽絲剝繭在追真相,但找到真相不是小說的重點,而是藉著追尋真相的過程,探討社會問題,探討人性脆弱點。
很難得讓我很喜歡的日本推理小說。書中沒有明確死了甚麼人,但是主角的角色塑造、動機,悲憫的心情,讀來讓人感觸良多。宮部美幸不愧是平成國民作家,他的書中充滿了對社會現況的寫實,也藉著書中人物之口說出他對這些社會現況的感想與不同的見解,很推薦的小說。
...ContinuaI am always amazed and fascinated by the author's depiction of the dialogues between ordinary people. They are so realistic, so vivid that I am absorbed and sucked into the fiow of plots .
我看的書名是《殺人信用卡》,"身分代替"在不同作品中出現過,有的是偽裝、有的是冒用,或者雙胞胎交換身分,這本書則和信用卡相關議題貼近,多了警世意味。
「我老公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覺得他說的真好。你們知道蛇蛻皮是為了什麼嗎?」
「什麼是蛻皮?」
「就是脫掉一層皮嘛,那可是很拚命的,需要相當大的精力的。但是蛇還是要蛻皮,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阿保搶先本間回答,「不是為了成長嗎?」
富美惠笑說:「不是。我老公說蛇不斷地一次又一次拚命地蛻皮,是相信總有一天會生出腳來,總是期待就是這一次了吧、就是這一次了吧。」
富美惠輕聲自言自語說:「是蛇又有什麼關係,就算不長腳也無所謂。蛇就是蛇嘛,不也是條好蛇。」
「可是蛇認為有腳比較好,有腳比較幸福。以上是我老公的高論。接下來才是我的看法,這世界上有很多想要有腳卻疲於蛻皮、懶得蛻皮、忘記如何蛻皮的蛇。於是有聰明的蛇賣給這些蛇可以照見自己有腳的鏡子。於是有些蛇就連借錢也想要買到那種鏡子。」
關根彰子曾經對溝口律師說:我只不過是希望變得幸福。
本間腦海中浮現出鐵軌轉轍器的畫面。想起人是為了什麼要追求資訊的疑問。
因為深信這一次就會達成目的,就是這一次了吧。
阿保轉動著見底的咖啡杯。如果郁美在這裡,說不定會告訴他說:「阿保是那種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是蛇,蛇本來就是沒有腳』的人。」
...Continua「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夢想無法達成,卻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所以會有希望達成夢想的感覺,並沉醉在那種感覺裡。而達成夢想感覺的方法很多。以彰子的情況來看,剛好就是買東西、旅行、朝花錢的方向來達成。這是因為有限制少、手續方便的信用卡、地下錢莊存在的關係。」
「其他還有什麼方法呢?」
富美惠笑說:「提到我所知道的方法──對了,我有個沉迷整型的女朋友。大概已經將進整了十次臉吧。她深信只要變成鐵面般的完美女人,人生就會變成百分之百的彩色,變得幸福。可次實際上整了型,她所認為的『幸福』卻沒有到訪。沒有出現什麼高學歷、高收入的超級帥哥把她當做『女王』看待。於是她便一而再地繼續整型下去,整了又整,還是不滿意。同樣的理由,也有沉迷於減肥的女人。」
阿保睜大了眼睛。本間想起郁美說的話,「阿保很幸福,只是他不知道。」
富美惠接著說:「男人也是一樣,說不定這種人比女人還多呀。拚命用功想進好的大學、考進好的公司,不就是嗎?他們搞錯了,沒有資格笑那些拚命想減肥的女人。 大家都是活在錯覺中。 」
本間突然想起來澤木女職員提到的昭和五十年代後半期發生的地下錢莊風波,其根源就是購買房子的需求和為滿足需求而生的不合理住宅貸款。
那也是一種錯覺吧?以為「只要擁有自己的房子,人生就會幸福,就能保證富裕的一生。」
「以前大家缺少的是把自己往錯覺裡推的資金,不是嗎?當時這種資金可用的對象、能夠引發人們錯覺的種類也比較少,比方說是像塑身、美容整型、超強的補習班、刊登一堆名牌的目錄雜誌什麼的,過去都沒有。」
富美惠忘了點燃香菸。
「然而今天什麼都有,想要作夢太簡單了,可是那是需要資金的呀!有錢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沒有錢的人,便『借錢』當作資金,就像彰子一樣。我也曾對那女孩說過,妳這樣子就算是操勞拚死也要借錢,買一堆東西、奢侈過日子、身邊圍繞著高級品,便覺得實現自己高級人生的夢想,變得幸福了嗎?」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