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敘述家族起源與鼎盛期,猶太家族經商致富後,過起優渥奢華的生活,不僅紙醉金迷,且附庸風雅,試圖打入社會主流,支助文人雅士、蒐羅古董名畫,本書主題-日本根付之旅即自此展開,但太多的文化藝術附註與本人較不熟悉的歐陸地理人文,看來吃力甚而感到索然。
下半部進入二次世界大戰對家族帶來的風暴,納粹不僅摧毀了猶太人累代積櫕的財富和收藏,更無情地拆散了家人手足,其顛沛流離、生死殊途的情節,作者身為家族後代成員,寫來並不過度煽情或悲憤,顯得平鋪直敘的文風中,反而帶給讀者一種自然領會的淡淡憂傷,殊屬難得。
是一本后座力很強之書,必須耐住性子進入其中,方有所感!
2010年柯斯達最佳傳記文學獎
追溯264件根付的旅程
窺見伊弗魯西家族百年興衰史
"對於一個世紀前家族喪失的財富與風華,我沒有資格懷舊
我想知道我指尖把玩的這件硬挺.微妙與充滿日本風味的木頭玩意兒
與它曾經流落的各個地點有著什麼樣的因緣
...我想走進這件物品曾經待過的房間...
我想知道它曾被誰握在手裡,他們的感受如何,他們有何想法
...我想知道,它看見了些什麼"pg.29
莫泊桑曾經說過:
在所有的熱情中,毫無例外的
對珍奇古完的喜好或許是最可怕也最難抗拒的
...古玩不只是激情,而是癲狂!
"問題是,我身處的世紀似乎無法讓我輕易燒掉一切
我的世代似乎無法別過頭去,不再繼續詳查
...我想到其他人刻意燒掉的物品,有系統地抹除故事
我想到人與物品.人與家族.家族雨林裡的分離
我想到人與國家的撕裂"pg.361
如果別人對重要的事物如此留意
那麼對於這些物品與故事
我更要格外地小心...
題材非常特別的一本小說
藉由探索根付的緣由挖掘出一個時代與家族之間的興衰史
並且對於仇視猶太的文化提出客觀的描述讓讀者自己判斷
果然是一部傳記文學獎的優美作品
~接近3.5顆星
註記頁數:
pg.29,72,94~95,136~137,150,170
210~211,226,272,326~327,340,
360~361
這一本風評甚佳的書讓我期待已久,今天終於讀完,略感失望。
前頭那些對於藝術收藏、評論,和上流社會的描繪,雖然鋪陳了該家族是如何富裕、如何累積那些收藏品,不過那鬆散的結構、讓我無從想像的室內寫景,似乎是有些意識流的味道,但可真讓我感到乏味。
不禁讓我懷疑作者是想把自己兩年來賠上時間和一雙痠痛腫脹的眼睛泡在相關資料的成果一股腦往上頭擱,而不管那段描寫是否精練,是否令讀者神往。大概就像是寫論文的時總希望所有爬過的文獻都可以寫進文獻回顧的心態(誤。或是因為是自己家族的故事,所以不願意割捨任何一塊吧。
直到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讓我讀出些許興味:富裕的猶太家庭遭受到的恐懼暴力、不公、苦難......,加上前頭對於富裕生活的鋪陳,更顯對比。這段戲劇化而又冰冷嚴峻的現實算是「重口味」而讓我讀來津津有味吧。雖然那種富裕生活做作得令人生厭,但是對比於納粹的暴行,還是會讓人同情這些只知道賺錢揮霍、呆若木雞的愛國暴發戶。戰後,忠心耿耿的女僕將根付交予小主人的時候更是讓人(不免俗地)為之動容。再因為事過境遷,女僕的身分無法追查,更添神秘色彩。原本平凡無奇、不甚惹眼的女僕搖身一變,成為一則瀟灑的傳奇,貢獻棉薄之力,試圖力挽狂瀾,守護往日榮光。
停在這裡,故事就停在大時代悲歡離合、不太真實的氛圍,但作者走下去,繼續走到戰後的日本──一對愛侶的平實而恩愛的生活;再跳到家族的發跡地──家族改名易姓、大展鴻圖、向外開拓;再回到作者身邊──再度置於孩子手中玩賞的根付,同時也是乘載家族歷史,乃至時代流轉的根付。
龐大而疏遠的歐洲歷史,彷彿可以藉由精緻小巧的日本產物,再度被喚醒、傳唱,放在手中玩賞。
整部作品就像這批根付一樣──精細零散而各有韻味。
小心得
我們身處在冰冷堅硬,卻又不斷流動的現實。
祈願正義彰顯、人心安定、天下太平。
作者寫得很流暢,故事幾乎是直接走入他的日常,然後接著一直寫下去。
「根付」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微雕藝術,這是很吸引我的東西,簡介上寫到關於一件物品的轉交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樣子的內容也引起我的興趣,但不知為何,在看了幾頁之後,慢慢地耐性被磨掉,好像抓不住重點般卻繼續滑下,我想應該是敘述方式沒有辦法抓緊我的目光,沒有令人興奮的詞語沒有高潮迭起的安排(或許有我只是還沒看到),總之,就先放下去看別本:)
因為開卷名單,才又發現了這一本書。
因為舅公的264件日本「根付」,讓他對外祖母那邊的家族歷史有興趣,一路為了這批收藏品的來源,追出了歐洲豪門世家的百年興衰史,那是一段超乎想像、龐大而戲劇性的故事!
整個家族痕跡橫跨150年及三塊大陸,遍訪巴黎、維也納、東京、倫敦、奧德薩,將家族從19世紀顯赫的猶太銀行世家,歷經20世紀初的輝煌、二次大戰、猶太大屠殺至今的故事寫成回憶錄《琥珀眼睛的兔子》。
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個伊弗魯西家族真的是超級巨大,閱讀著150年前的榮景,那從俄國起家的稻穀進口商,到富可敵國的銀行世家,家族成員散布歐洲,而這批「根付」最早的收藏者查爾斯,因非長子而有不必繼承家業的特權,成為一名藝術鑑賞家,曾資助雷諾瓦、莫內、竇加等畫家,也啟發普魯斯特。
之後20世紀,後因納粹勢力興起,家族財富一夕間化為烏有,只有這批根付因為小巧,被家中女僕分批偷帶出去,藏在床墊下,浩劫過後,被德瓦爾的祖母伊莉莎白尋回。伊莉莎白生在僕伺成群的大宅邸,歷經猶太屠殺,她是20世紀初最早獲得博士的女性之一,曾與詩人里爾克往來,後來成為律師與作家。
二戰後,家族成員改名逃難,流離四散,直到德瓦爾追查各地檔案資料,才找回許多改名後的親人,真的是繁華人生宛如夢的虛幻感。
「根付」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微雕藝術,傳統和服沒有口袋,便以根付穿線連接小盒子,固定在腰帶上,演變為今日的手機吊飾。264 件日本木雕與象牙雕刻,沒有任何一件體積大過一個火柴盒。『根付』是江戶時代後期,庶民百姓之間十分流行的飾品。之所以受到歡迎,主要是因為造型多變,功能性強,反映當時日本庶民生活的繁榮。而『琥珀眼睛的兔子』其實就是其中一付根付。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