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讀的第一本村上春樹著作,自此對他的著作就不能自拔,一直到出來工作才沒再追看,今年偶然的機會找回我16年前買的這本書,重新閱讀一次,發現無論幾歲看這書都是那麼喜歡,感覺就是聽著輕快音樂般的與文字共舞,內心的激盪還一直留著。我的青春大概就是在村上的文字中陪伴度過的吧~
依舊是很有村上春樹獨樹一格的風味,整本書圍繞著主軸人造衛星Sputnik Sputnik俄語的意思為『旅行的伴侶』,也正是小堇和妙妙之間微妙的情感。很有意思。另外書中所講的一些句子或是一些概念我覺得很棒,摘錄下來可以好好思考一番。例如P.060 「不管任何事都一樣,結果最有用的,是勞動自己的身體,花自己的錢所學到的。而不是從書上得來的現成知識。」以及P.206 「重要的是,與其別人的腦袋所想出來的大事,不如自己的腦袋所想出來的小事。」另外對於自己道裡了解多少呢?真的可以好好思考一番。舉出實例來說:「我是一個會被人家說傻瓜的藏不住話的直腸子」或「我這個人很容易受傷,沒辦法跟社會上的一般人好好相處」或「我這個人很擅長看穿對方的心」,把這種話掛在嘴上講。不過我卻曾經親眼目睹好幾次「容易受傷的人」,不必要地去傷害一些別人的心。目睹「藏不住畫的直腸子」的人,在不經意之下其實卻把事情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去繞圈子合理解釋。目睹「擅長看穿對方的心」的人,輕易被明明看得出只是嘴巴上的奉承諂媚的人騙得團團轉。那麼我們其實對自己到底又知道什麼呢?常常聽到某些人說,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重視朋友的人,我認為朋友是需要經營的。那哪一天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你還會如同你說的那樣嗎?總之對於自己有多了解,任何人都無法對他人真正客觀的說明。與其講自己是如何如何的人,倒不如什麼都不要講,讓時間來證明。
書中一樣提到很多古典樂,例如:「『莫札特歌曲集』、伊莉莎白‧舒瓦茲珂芙(Elisabeth Schwarzkorpf)唱的歌,和華特‧紀雪金(Walter Gieseking)的鋼琴伴奏。……其中尤其把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視為音樂史最重要的鋼琴音樂。並相信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在DG所留下的錄音可以說是成為基準的最佳詮釋,是無與倫比的傑出演奏。而且多麼愉快,那麼充滿了生之喜悅啊!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在非立體的單聲道錄音時代所錄的蕭邦,尤其詼諧曲之興奮刺激簡直沒話說。古爾達(Friedrich Gulda)所彈德布西的前奏曲集優美而充滿幽默感。紀雪金(Gieseking)所演奏的葛利格總是那麼可愛。李希特(Svyatoslav Richter)演奏的Prokofiev曲子,那深思熟慮的保留,和瞬間造型的極致深度,使他的任何曲子都有值得非常仔細傾聽的價值。藍道夫絲卡(Wanda Landowska)所彈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是那麼充滿了溫柔細緻的思慮,但為什麼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呢?李斯特的一號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的『華德斯坦(Waldstein)』或舒曼的『克萊斯特魂(Kreisleriana)』」等等音樂穿插在文中,形成一種特別的感覺。
另外關於女人與女人之間親密感情及身體接觸等等的細膩描述方面,也寫得非常到位。還有妙妙在瑞士一個小村子的遊樂場,被關在纜車裡的一個晚上,用雙眼望遠鏡看到在自己房間裡的另一個自己的身影。也就是自己的二重身(Doppelgänger)。而且那體驗破壞了妙妙這個人「或將那破壞性顯在化」。根據妙妙自己的表現,她被隔在一片鏡子的兩邊。這個經驗實在是太虛幻了,令人難以想像二重身(Doppelgänger)會出現在本書中。記得Vampire Diary的影集中,女主角就是一個二重身(Doppelgänger),古代和現代長得一模一樣的女主角出現在同一個時空中,真得是很妙的感覺,不過這也僅此發生在影集和小說中吧,若是真實世界有二重身(Doppelgänger)那天下肯定大亂吧!
...Continua沒什麼共鳴的一本書,也許是因為與自己近來的心境不吻合吧。
p.259
我想我們現在都還這樣各自繼續活著。不管多深刻致命地失落過,不管多麼重要的東西從自己手中被奪走過,或者只剩外表一層皮還留著,其實已經徹底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了,我們還是可以像這樣默默地或活下去。可以伸出手把一定限量的時間拉近來,再原樣把他往後送出去。把這當作日常的反覆作業--依情況的不同,有時甚至可以非常俐落。
從根本上而言,這本書沒頭沒尾的。講講情慾與愛,角色嚴格說起來也就三人。很多很多的意識流,就像一個人在思考時內心的碎碎念,重點也真的是在寫一個人思考的過程。
還我小瑾!!!
這書根本強迫令人憂鬱,說說什麼存在主義,還故意弄得很憂鬱,何必讓她就這樣消失呢?說到底,花了很多篇幅詳細描寫的人物也只是拿來說明自己的思考存在主義的意識流的工具而已!
人停止思考會失去很多東西,但是有時就是不得不隨波逐流。這種話根本就是一種墮落,一種大眾化自我解釋心理,說真的,根本跟FB上的廢話無異,無病呻吟罷了。不如去看看一些娛樂性高點的作品還好點。
人常常以為自己想清楚了、很明白了,但絕大部分都是誤解、誤會。唯有認知到自己什麼也不清楚才能往理解的方向前進一小步。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真正向真知前進,不然都是在假路上繞圈子罷了。
聽好噢,人被槍擊的話,是會流血的。
總是會有傷害,逃避不能解決什麼,總會需要中槍的,現實如此而已。流血吧!趁血還夠流的時候。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