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的概念,白話點說就是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尤其是個人熱愛且投入的領域),
經由自己或資訊技術的匯聚與編輯,呈現出具有脈絡意義的整合情報。
再更進一步,賺取廣告收入,甚至成為品牌與大眾之間的溝通介面,反過來形塑品牌的樣貌。
在網路上搜尋,這本書似乎受到頗多網路界媒體界人士的推薦,
但素人如我讀來實在有點吃力,後半部是快速瀏覽跳著翻過的,
(一邊認同Amazon上網友的酸語:「這本書自己就需要被好好策展一番!」)
也許是作者寫作的方式,沒安排好串起訪談的內容,也可能是太多非美國媒體圈人士容易感到距離感的案例,
也有可能是翻譯在選擇筆譯風格時的問題,使得整本書顯得頗瑣碎與令人煩躁。
重點是,看完此書,依然不懂:這概念原型哪裡新鮮啦?又我們該如何前往怎樣的未來?
好像看完一群人互相點頭讚好確認「這概念真的好重要,好多人在投入,不重視會死」,然後書就結束了。
(好久沒看到這樣的書了,還好是用借的。套作者的說法, 如果他看得到我的評論,由於此時代的資訊是民主的, 故無關對錯, 他也該好好傾聽讀者的聲音調整此書了。)
以上,素人之心得請見諒。
...Continua重點只有一個,英文書名"curation nation"。
Curation 打撈, 策展, 篩選&陳列。Curator = 策展人,畫廊、博物館都有策展人,依主題篩選最好的作品來陳列呈現。
如果用在網路上,就是指經營blog或是網路頻道等,在茫茫網海中找出有價值的東西分享給大家看,例如 huffingtonpost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或是你本人在facebook上面張貼文章。
作者認為,因為網路太多雜音,搜尋的結果越來越多雜音、不可靠且流於商業化。 未來的趨勢會是"Curation",良好的策展人將奇貨可居、品牌也需要為自己策展作為廣告,媒體則是要在昂貴的自製內容跟便宜的策展內容中取得平衡。
本書內容沒甚麼問題,問題是有需要寫成一本300頁的書嗎?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