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家王宣一、蔡珠兒、韓良露、盧非易 真情推薦
比爾.布福特放著好好的《紐約客》編輯不幹,自願到三星餐廳的廚房當學徒,還大老遠跑到托斯卡尼跟肉販學藝……沒想到,這一股腦兒對美食的狂熱,換來的竟是集羞辱、凌虐與烤驗之大成的美味大歷險!
妙趣橫生,直追《山居歲月》!精采撩人,猶如美味豪華大餐!
一開始,比爾.布福特只是有機會近身採訪美國家喻戶曉的廚神馬利歐;按耐不住對美食的狂熱,他決定親身下海到馬利歐的餐廳廚房當學徒——他原以為他的跨界冒險行動,不過就像是到職業廚房的「地下社會」遊覽一番,還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餐廳重鎮,一窺美食如何烹煮調製的秘密,不料,他卻發現自己猶如墮入酷熱煉獄的奴隸,飽受煎熬、凌虐、烤驗……;然而,為了追尋頂尖廚藝的源頭,他索性辭掉工作,追隨師父馬利歐的腳步,遠渡重洋到義大利、英國,向馬利歐的師父一一學藝、討教,最後拜在熱愛朗誦但丁詩句的托斯卡尼肉販門下……
布福特在《煉獄廚房食習日記》中,以幽默敏銳、精采撩人的文字,活靈活現地描繪了他這個廚房天兵手忙腳亂的種種窘態、糗事,又如何捱過周遭個個身懷絕技的大廚們給他的魔鬼訓練……;我們有如身歷其境地體驗了熱廚裡的夢想人生,窺見大廚之所以為大廚——他們鮮明獨特、活力十足的個性,在烹飪裡灌注的熱情和感性;我們彷彿置身熱氣氤氳而香氣四溢的廚房裡,品味著美食所帶給我們的豐富美好,領略著食物背後的靈魂、文化傳統……
★★★「鵝毛筆獎」2006年飲食類入圍作品★★★
★★★「詹姆斯.畢爾德獎」2007年飲食寫作類入圍作品★★★
★★★《紐約時報》2006年百大暢銷好書★★★
作者簡介
比爾.布福特(Bill Buford)
《紐約客》雜誌的編制內作者,曾任該刊小說編輯八年。他曾是《格蘭塔》(Granta)雜誌的創社編輯,也曾是格蘭塔出版公司的發行人。著有暢銷書《在惡棍之間》(Among the Thugs),這是本有關群眾暴力和英國足球流氓的紀實書籍。他和他的妻子潔西卡和他們的兩個兒子住在紐約。
譯者簡介
韓良憶
生於北投,目前旅居荷蘭,烹飪、寫作、翻譯,過簡單的生活。
因為喜歡義大利菜,曾到佛羅倫斯上烹飪課。著有《我的托斯卡尼度假屋》、《地址:威尼斯》等多本旅遊和飲食書籍。譯有《如何煮狼》、《牡蠣之書》、《把紐約名廚帶回家》等十餘本書籍。
...Continua作者在名廚馬力歐餐廳的廚房遊歷讀來十分有趣,也令人了解餐廳每一道菜背後需要耗費的心血。作者更深入義大利托斯卡尼的肉店,深入了解豬肉與牛肉的相關姿勢知識,肉店老闆達利歐·伽基尼個性鮮明令人印象深刻。最後引出對現今速食社會的反思,手工食物的逐漸式微,發人深省。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戈登拉拇齊的文字版"
我很欣賞Gordon Ramsay在地獄廚房罵人的詞句,可在盛怒下想出有創意又好笑的羞辱話語來各個廚師,這本書就像是各個廚師的心聲被罵完心中的OS,讀起來十分輕鬆有趣。
今天傍晚在火車上讀完最後一個章節,真的好捨不得,這本書,我每天花汐止往返台北的短短車程做大約一天40頁的閱讀,我的進展不快,正因為如此,章節主角及時空變換交待一點都不會困擾
用一顆開放渴求知識的心,我得到的遠比我想像的要多的多,我是一個熱愛烹飪的人,可是會煮的業餘煮夫跟專業廚師的不同,借由作者比爾.布福特的點醒,彷彿成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到底廚藝學習的盡頭是甚麼? 每個廚師離開原餐廳都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可是作者追求的是探尋基本,隨即接踵而來的人事物,不停挑戰作者的知識,我也隨著情節的進展,除了學會很多原本沒注意到的食物細節,也比較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好喜歡關於在義大利肉舖學習的部分,食物可以處理的如此神奇,每個人被書寫的性格分明,栩栩如生,如果是我,才捨不得離開托斯卡尼呢~~它.....像家一樣....
看這本書讓我第一次有想拿起筆來劃線的經驗,對我的幫助極大,我應該會一看再看
少即是多,小即是大的食物態度我會奉為下半生的生活準則
這本書 讓我有在廚房的臨場感
作者的文筆詼諧逗趣,加上對於食物的描寫讓我看了肚子都餓了
在書中對於食物的歷史也有詳細的介紹
喜歡國外美食的人是很值得去看的一本書
讓人有再三回味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