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竟然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要隱藏一樁謀殺死罪的證物。在事件發生後,成為共犯。同謀共犯。
她,令人景仰、奉公守法的露西.萍。
她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
她腦子裡究竟在想什麼?
重新閱讀一次,以前只記得這是女子學院,原來是個體育學院阿。人物的塑造上只有南美來的騷核桃和茵恩斯及寶兒比較有特色,其他的人物和萍小姐本身還好,故事到了最後才出現傷害案。
看過格蘭特之後,我開始看 Josephine Tey 的其他故事。這個故事是由萍小姐為主角,我讀了起頭的一部份,我便已經喜歡上萍小姐了。
那個格蘭特有什麼好?!又不是神探,又不是什麼英雄,我看了這麼多本還是喜歡不上這號人物,不知為什麼作者要用他來寫這麼多故事。萍小姐就不同!她有平凡人的懶惰性(因總喜歡懶床),卻有不平凡的成就(在心理學上有自我的理解和觀點),但更重要的是她有平凡人的善良、感恩和原諒之心。
萍小姐受舊同學的邀請到一所女子學校演講她的心理學理論。在學校逗留的期間,她深深感受到學生們的努力,在艱苦的訓練中向自己的目標前進。每位同學都有她們的獨特個性,令萍小姐不禁多留在她們的寄宿學校內,好好體會一下校園生活,和她們共同渡過畢業前學校生涯的最後一段路。
在萍小姐正在享受著久違了的鄉村氣息和學校環境,有一次她負責監考時發現了有同學作弊。接著下來,萍小姐的舊同學,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決定了推薦同學們眼中最理想工作的人選。這些事件當然在女生們之間牽起了很大的反應,大家討論著誰能夠受推薦奪得這份理想工作。這時,一次意外令同學受傷了,推薦的人選也因此改變了。但是最令萍小姐驚訝的,是她發現那不是一件意外….而是有人所為的…
這個故事吸引我的地方,是萍小姐對每個人每件事的分析看法,既有趣又令我深有同感。在這個故事內,我深深同意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是那麼生動活潑,文字中描述的人物在腦海內形象化,你可以合上眼看到一個個不同性格,不同樣貌的女生站在一起。
我不會把這個故事分類為推理小說,雖然它有死者,但我覺得整個故事的主題不在那裡,而是在於萍小姐的感受和她的反應。但到了最後,當萍小姐知道真相,並作出決定,結局一樣像推理小說般令人驚訝。
若果我只能看一本約瑟芬‧鐵伊的書,以目前看過的書目,我一定會選萍小姐而不選格蘭特!
...Continua【萍小姐的主意】Miss Pym Disposes
《萍小姐的主意》一書,是以「萍小姐」為主角展開的故事。萍小姐繼承了一些財產,辭去了法文老師的工作,悠閒地在家過起大家閨秀的生活。儘管已年過三十,但還沒有情人,也沒有結婚的打算。在閒暇時間她半好玩的寫起心理學論述,沒想到被鄰居的編輯看上,為她出了一本英式心理學書籍,並意外大紅,萍小姐擠身文藝圈。
就在這個時候,學生時期的好朋友邀請萍小姐到自己擔任校長的女子體育學校作客,為學生煩悶的住宿生活帶來一場演講。演講結束之後,學生們都希望萍小姐能留下來多住幾天,而她自己為幾位學生的心靈所吸引,決定多留幾天。隨著她在學校待的時間越來越多,認識的學生越來越多,對學校人際互動的感情也越來越多。與她相熟的多半是高年級的畢業生,兩個多星期之後就是期末考,然後分配工作、畢業,她們即將踏進社會。就在這時候,圍繞著成績和其他綜合表現,一個私心的工作分配不公,引發了女孩之間微妙的仇恨與微小的殺機......
-----------------------------------------
昨天一邊泡澡一邊把這本看完了,蠻紓壓的一本小說,描寫的重點放在二十世紀初期一所英國女子體育學院內的人際互動。
看到這是第四本了,說也奇怪,總覺得Tey對偵探小說的理解有點接近東野圭吾,小說的重點在於對人性的理解和探究,推理的部分很薄弱。說是人性理解,但Tey書中描寫的人又有些不像真實世界裡的,不曉得是時代的差異、語言的隔閡,還是書中人物太過單純美好。至於這本小說除了推理的部分,Tey的筆法有點Jean Austin,半嘲諷半感情氾濫,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少女及年輕女性細膩的心思。
因為背景設定的關係,看這本的時候一直讓我想到遙仰凰華或其他日系校園gal game......=w=
沒有認真核對,只是看完隨便寫寫感想,不一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