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本書的時機,正值台灣漁民遭菲律賓海防隊射殺事件,而引起雙方的網路駭客大戰。
網路世界撲朔又迷離,真假虛實莫辨,而隱身在其中的駭客更是無時無刻不在窺伺著我們,尋找機會進入我們的電腦,取代我們的身份,顛覆我們的真實世界。
書中提到許多電腦專門知識,對於我這個和電腦不熟的人來說有點像霧裡看花,但卻無損於本書的可看性。
兇手早就被警方得知身份,這種在書開頭不久就知道兇手是誰的犯罪小說,重點不在一路追隨警方的腳步,抽絲剝繭的依照證據,找出那個殺人犯,而是看著兇手和警方鬥法,在不是敵暗我明的情況下,展開一場你追我跑的警察抓小偷戲碼。
我看過幾本作者的書,也一直都很喜歡他,近年來我不斷尋找自己不曾看過作品,也找到一些不錯的作者,但有時候回過頭來還是覺得,看大師級作家的作品仍然是這類小說中的首選。
這本的感覺有點像妖術師,兇手跟死著們本身都沒有什麼恩怨,只是為了挑戰跟展現能力。
只是書中的追查和攻防幾乎都是在電腦、網路上,搜索的手法與路徑跟林肯來母的系列以物證為主不同,幾乎沒有什麼實體的東西。不過兩者亦有相似之處,莎克斯在命案現場走格子尋找線索,紀列德則是在廣大的網海和原始碼中搜索兇手飛特留下的破綻。
還是一本典型傑佛瑞迪佛的書,中途每過一段就會出現一個高潮或是轉折,蘇然說的確可以維持節奏不會冷掉,可是我覺得看多了會有高潮冷感,因為一直出現高潮,相較之下每一次的高潮感覺都比較不驚人,因為整體的情緒一直處於高的狀態,反而比較沒有感覺。同樣的,因為知道他一定會有驚人的轉折,早就抱持著「就算真凶是最沒有嫌疑的XX也嚇不倒我!」的心理準備,所以無論出現怎樣的轉折都覺得還好,不管是同夥的真面目,還是歹徒下手的目標變更,都沒有什麼驚喜感,尤其是越前面的轉折,因為知道後面一定會再轉很多次,這個八成是幌子,根本是看看就好。其實這樣閱讀樂趣會減低呢~我覺得大改變在接近結束時突然來一次會比較令人驚訝。
然後就是我覺得跟真凶面對面對覺得次數好像有點多,給人「都發展成這樣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厚才結束?!」一直繞啊繞的。
不過雖然是這麼說,其實我在看的時候還是很認真,而且也蠻好看的啦。雖然我對電腦的了解粗淺到接近電腦白痴,不過還是覺得電子調查的過程很有趣。
◎◎◎◎◎◎◎◎◎◎◎◎◎以下雷區◎◎◎◎◎◎◎◎◎◎◎◎◎
安德森剛開始不久就被解決掉了,讓人有點吃驚,而且也蠻難過的,他的妻女怎麼辦啊~~結果為了讓畢修普認真偵辦著個案子,可憐的安德森只能犧牲了。
飛特-強˙霍洛維是因為家庭因素而過分留連於網路世界,以至於最後分不清虛擬和真實的分野,而開始在現實生活中玩起殺人遊戲來。每次新聞出現類似這種事情時,那些過度暴力的電玩和媒體總會被指出來罵一罵,然後又沒人理會。雖然事實上像霍洛維那樣既聰明絕頂又因為環境不佳而性格扭曲又正好缺乏良心的變態應該不多,不過還是應該小心謹慎一些。而且現在社會依賴電腦的程度真的太深了,要是真的出現很可以利用電腦為所欲為的駭客(或者該說破客)連警方的攻堅指揮系統都能玩弄於股掌之間,感覺實在是很恐怖。
在整個過程中看起來紀列德佔上風的時候似乎比較多?有好幾次如果不是因為有尚恩的警告,飛特一定躲不過驚方。不過考慮到尚恩還是飛特架設出來的電腦,也可以算是他實力的一部份,兩者的實力還是在伯仲之間吧~
說到尚恩的真面目,跟著他的鋪陳會懷疑皮特曼→米勒→薛爾敦。後面兩人我在皮特曼出場前就列入懷疑範圍了,所以無論他拉起那條線都不驚訝,不過倒是沒想到是電腦,因為我對電腦不了解,不知道電腦那麼厲害。
諾蘭默默是某組織派去尋找暗門程式的臥底倒是令我有點驚訝,不僅莫名的強,而且最後真實身分還是沒交代。
飛特在離結束還有50頁的時候就掛了,讓人一時「那後面還有啥可寫的?!」結果居然還真的有得寫,而且緊張度也不輸前面,其實還蠻厲害的…
我還蠻喜歡畢修普,他是好漢子。還有他跟紀列德間逐漸產生的友情~
紀列德要從監獄出來的時候戴著踝環,看起來跟王又曾現在戴的是一樣的東西呢!一下子跟現實連結了XD
從後記得知原版的章節是用二進位,可是這個只是很普通的標數字啊!幹嘛要改啊!二進位不是很有趣嗎?
『唯有正視死亡,才會想到自己不把很多東西當作一回事看待。我們自認為生活在文明世界,其實正好相反。』
...Continua2007.8.25
在0與1的王國裡,他能將虛幻變成真實。當你用指尖輕觸鍵盤,便成了他的子民,一切由他主宰,包括你的生命,他都能輕易鍵入,刪去……想像你獨自在酒吧裡喝酒,有個人前來向你搭訕。他看起來不大面熟,但他卻知道你的過去、你的工作、你的興趣,你所有的人生。他請你喝一杯,你欣然接受,亳無戒心。這是你錯誤的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你是這位最新型態兇手的最新獵物。這個兇手知道你的所有秘密,他能夠掌控周圍所有環境,把現實生活變成虛擬世界中的電腦遊戲。在這場角色扮演遊戲中,他是無所不能的造物者。一旦進入這片藍色虛空,你便再也無法全身而退,無法重返真實世界……
代號『飛特』的駭客生性殘暴,擅長滲透他人電腦,入侵他人私生活,再以一絲不苟得令人心寒的手法加以誘殺。對於形跡飄忽猶如鬼魅的飛特,警方束手無策,唯有求助服刑中的天才駭客紀列德協助追緝。一場真實世界的追兇行動,成為兩大超級駭客在虛擬空間的亡命對決!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無辜生命,紀列德必須使出渾身解數,破解飛特寫入的重重陷阱,揪出這個穿梭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嗜血兇手!
心得:
看到兇手的名字我笑了。飛特耶!跟某漫畫裡小正太總是叫錯的腹黑魔法師的名字一樣XD!
回歸正題。這本書…看得很痛苦,不過還不錯看!因為我是100%的電腦白癡(以後交男朋友要找那種電腦很強的宅宅),書裡講的所有跟電腦有關的東西,在我看來都跟法文一樣…字母明明認得,意義卻完全不瞭解。因為是(偽)專業的東西,所以就跟所有愛賣弄奇怪知識破案的小說一樣,這本書,完全不會有想要跟著內容思考的想法。硬要歸類的話,這本小說,是科幻吧?兇手與警方,各自用根本不存在(?)的神秘程式進行根本看不到(?)的激烈鬥法。嗯,因為看不到,所以再怎麼激烈,也沒什麼感覺XD。
不過,撇開裡面所有跟電腦有關的東西不談(談了我會頭痛),劇情本身倒不會難看。因為不是萊姆系列,所以相對的,人物們跟我不熟,對於劇情的預知性就有所減低,等於是對劇情的發展性可以有所期待。但是呢,再怎麼樣還是傑佛瑞迪佛,早就知道兇手會彎好幾彎,不到最後八十頁就找出來的兇手,八成都是幌子。嗯…這本的兇手逆轉玩得有點過火了,轉太多次,我都搞不清楚有哪些人被懷疑過了。話說當我腦中在劃定兇手可能人選的圈圈時,出現在電腦刑事組的,除了紀列德被排除外,全都有分XD。甚至連畢修普都在我的可能兇手人選裡,當然,那個可疑的要命的諾蘭也不例外。不過倒是沒想到諾蘭最後會是這樣的身份…到底是什麼身份?推斷果然還是那家店腦公司派來的?如果是這樣…他也太凶猛了吧!而且,是哪種毒阿?這麼方便,被害者連掙扎都沒有呢!開頭看來,大家應該都以為安德森會是接替萊姆的重要角色,我也不例外,不過我一開始就覺得畢修普將來會大放異彩(笑)。沒想到安德森一下子就掛了,畢修普也是個適合領卡的好人一枚,我本來還有點擔心他會不會也落得什麼悽慘的下場(笑)。
裡面最可憐的傢伙,說不定是三X吧(講到三X我只會想到三X好立克 XD)!他真的純粹就只是良心發現而協助警方辦案的好公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幹掉了,一整個衰(這故事告訴我們,沒事不要亂跟警方合作)。尚恩是台電腦這件事,雖然是在意料外,但也不是真的那麼讓人驚訝。傑佛瑞迪佛嘛,跟他都那麼熟了,哪種把戲嚇得倒我?
對我來說,傑佛瑞的書有一個小問題,就是,不像日系推理偵探、助手外加一兩個警察,傑佛瑞的小說裡,總是警方相關人士浩浩蕩蕩一群人。到底出現了多少不重要的警察阿?我都算不清了= =!警方相關人士裡可是有很大的機會會出現共犯喔!算了,反正傑佛瑞的書嚴格說來並不是那種「你也可以跟著試試看哦」的推理系(笑),與其說是推理,還不如說是好萊塢系吧!
最後應該算是歡樂的happy ending,紀列德終於要跟老婆小孩團聚了。紀列德這個角色還算討人喜歡,脾氣也比萊姆好(笑)。不過這本似乎不是系列?也好,就算紀列德再討人喜歡,甚至是個美少年,我也不想再跟那些電腦術語奮鬥了(笑)。
這本書在我看來,比較適合非資訊科系出身的人看。
看起來很過癮,內容情節都是一般人對於駭客出神入化身手的想像。
資訊科系出身的人,可能會把這本書歸類成奇幻小說了吧^^b。
除了覺得內容有些扯淡以外,也不合現實情況。但光看故事還蠻有趣蠻不錯的。
(書中提到 oop 還蠻奇怪的,講資安駭客的小說,卻半點沒提到 script 類的語言,像是 perl ,卻講到 java... 這.... )
另外,這本書內的一些名詞翻譯過多,也是不適合資訊科系出身的人看,常用的名詞被翻成中文後,看起來有一些不順,覺得很彆扭外,也會覺得原詞能表達的一些精神似乎減弱了。
我個人認為,這有點像網路上的 yy 小說...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