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件事物,我月事思考就越覺得神奇
心中也越充滿敬畏:
我頭頂上的星空羽偉內心的道德準則
這兩件事情向我證明了上帝在我頭頂,也在我心中"下冊pg.441
永遠的哲學史參考書,只要你願意花時間閱讀
~超越4 顆星的價值
註記頁數:
上冊:
pg.19~20,28~29,35,37,46,51
54~55,57,59,62,67~68,76,78
88
90~91,111,114~118,120,140,142,145,147
163~166,167~169,171~172,173~174,189~192,193
212,217~219,221,224~225,228,243~244,247,250~251,252~254,259~260,261~263
280,282,284~285,287~288,290,292~293,295~296
305~306,308~309,310~311,313
323,325~326,327~329,331,332~333,336~337,339,
下冊:
343~344,346
362~363,364~365,382
423424427429,433,436,437~438,439~440,441
452,453,462,477,480,481~482,485,488~489
502,503,,505
520,521~523,525~529,532
537,538,541,551,553,560,564~566
571,576,579~580,583
584,587
602,603~605,606,608
615,634
在活了25年後,翻開「蘇菲的世界」,才發現,原來我這25年來的思緒,一直都行走在歷史哲學家不斷辯證而來的路上。
雖然曾經想過,如果小學時我就讀了這部經典,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得到智慧,少走許多冤枉路?但後來想想,哲學中的智慧如果不是經過個人在心中自我辯證深思過,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就算作者寫得再怎麼深入淺出,對哲學智慧沒有共鳴的人閱讀這本書終究都是在囫圇吞棗,否則十幾年前還是小學生的我也不會因為讀得頭暈而選擇放下。我認為人若想要真正取得哲學中的智慧,除了不斷思考外是幾乎沒有捷徑可走的,這本書則是輔助將智慧的輪廓描寫的更加深刻。
就如書中所說:「哲學家有兩種,一種精通哲學的歷史脈絡,另一種則是不斷思考哲學的內容,康德兩者皆是。」,前者與後者正是能不能看懂「蘇菲的世界」的差別。
但不可否認,「蘇菲的世界」的確把哲學史和邏輯複雜的哲學辯證內容用文字整理的很清楚,各種譬喻舉例也很得當,絕對是一生必讀的好書。
...Continua→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呢?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來自內心。
明辨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
→如果你一直做一些自己深知不對的事,你還會活的很快樂嗎?
→黃金中庸: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過魯莽,而要勇敢;既不能吝嗇也不能揮霍,而要慷慨。
→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著快樂和諧的生活。
→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賴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
→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小孩子眼中所見到的乃是世界的原貌,他不會再添加任何的東西。
→哲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們不要妄下定論。
→我的腦子正轉呀轉的,像圍繞燃燒的恆星旋轉的一顆暈眩的星球。
→如果人類的腦袋簡單得足以讓我們瞭解的話,我們還是會愚笨的無法理解它。
→閒散是天才的理想,懶惰是浪漫主義者的美德。
→是不是你愈努力去忘掉一件事情,你在潛意識裡就愈容易想起這件事?
→我們就像是還沒背好台詞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員,沒有劇本,也沒有提詞人低聲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該怎麼活。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