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別人眼中的精神病患為了別人的未來而設計自己的死亡"
謀殺專門店009
全書主要是在自述一個別人眼中的精神病患
對人的不信任和內心的糾結自白及自身良善的內心交戰
Ps.原來是美國犯罪小說的濫觴,關心的對象從破案轉為犯罪者的內心剖析
搞不懂書名,也搞不懂主角。或許主角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有個關於主角的「畫面」,可惜我沒辦法形成那種畫面,所以我不是很懂得他。書裡直接的描述是:「柯林斯,......輕微的多重精神官能症(視環境而定),......很和氣,有禮貌,有耐心,可是被激怒時可能變得很危險。」儘管他盡量裝的很正常,但可能看起來就像那些易於分辨的「智力障礙者」,所以到處不受歡迎。
當然,精神病患不等同於智能不足。以致,當兩個歹徒想利用他從事綁票勒索並陷害他時,反而被他聰明的拆穿詭計,掌握了主控。他可以是天生的惡人,反而另外兩個男女歹徒,想當惡人卻缺乏足夠的本事、聰明與膽量。哼!到底誰才是笨蛋。
或許是不想再活下去了吧?他製造女歹徒對他的誤解,以尋求死亡。這應是一段頗為真實而普遍的心理感受吧?「要是我能夠,我會自己做個了結。可是我就是辦不到,而且我想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每個人心底都有樣東西讓他繼續走下去,即使他早已沒有任何理由再往下走。他對生命沒有價值,生命對他也沒有價值,而他也曉得永遠是這樣,可是他就是停不下來。有樣東西一直刺激他,在他耳邊輕言細語,讓他在面對無望時還懷抱希望,讓他相信堅持下去、奮戰下去是有理由的,讓他相信只要他奮戰得夠久,他遲早會發現那個理由。.......而我現在還是得繼續走。如果要我放棄,那得要別人替我放棄才行。」
...Continua故事是描寫一名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男人,意外被一對意圖從事綁架案的男女網羅,進而執行綁架的經過。
書寫方式是用第一人稱,把主角的思考邏輯和自我辯證的過程描寫的很好,會不由自主的有點同情他:看他為自己意外傷人而睡不著覺;看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而背棄關心他的人;看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再犯錯。
故事情節有時相當出乎意料,而且因為是第一人稱,讀者透過一名精神不穩定的人看到的世界,會分不清究竟事情是看到的那樣,還是另有隱情,在某程度來說是挺有趣的。
總是習慣於推理小說裡一定會有一個英雄般的人物
這個人將是整個故事的靈魂人物──偵探,或稱之為探長
故事的情節也理所當然的隨著這個英雄角色的深思熟慮;抽絲剝繭中漸漸明朗。
而我們讀者若不是讓自己的情緒依著劇情高潮迭起
便是要彷彿先一步探長找出真兇就能成英雄似的,暗自和角色鬥智起來了。
然而,這本書中卻不見這號的英雄角色出現
有的只是一個精神病患以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對整個故事的陳述。
精神病患─威廉‧柯林斯,逃出病院,流浪公路
被兩位心懷不軌的男女看上,想利用他的低能來完成一場無線索的綁架案
結果陰錯陽差,一路發展出乎想像之外
小說緊守著精神病患的第一人稱,因而透露許多他特殊眼光下的世界
他不是沒有思想秩序,只是秩序與常人不同
他的不穩定情緒與一觸即發的暴力,也成為整本小說戲劇張力最高的內在理由。(詹宏志-節自書介)
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在於此吧
剛開始看了大半本書真的看不出一點推理小說的味道
不過它也確實有著推理小說必備的【犯罪行為】
不同的只是,它是一個一開始就已經知道罪犯是誰的故事
儘管少了找出真兇的參與感,作者對於人性深刻描述的功力還是叫人感到佩服
故事的結局更是讓人有種從高處落下的淡淡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