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龍在後記寫道:「…看別人享受樂趣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很認同!那種認真、沉迷的樣子真的很吸引人:) 享樂有很多種,最接近本能的應該是吃?其次是‘動’!這之中比較積極、正面和熱血的事非運動莫屬。
本書由十一個短篇故事組成,都是些小人物,讀起來相當愉快。生活中遇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故事裡的人也跟大家一樣有煩惱,不同年齡的人、發生在不同地點時間,各自理由甚至不相同,卻一起幫共同認識的棒球選手「高橋慶彥」加油。
想想也挺有趣的,在一種不安的狀態,充滿不確定感、被拋棄感、無價值感…,因著替高橋加油,感到自己還有一絲與這世界有關連、證明自己不是一個人而重拾信心的繼續往前走。我對棒球比賽較不關心,如果要喊的話,應該會是:「說吧~super junior~」(大笑)
有一些東西覺得挺有fu的,想記下來,如下。
「小徹,你難道不覺得,不給別人製造困擾的人沒什麼出息嗎?努力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後難免會對什麼人造成困擾吧?」
「是這樣嗎?」
「是阿。」
「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太對,像我,一直想要好好品嘗啤酒或是咖啡,可是一旦生氣,咖啡不就只剩下苦味了嗎?還是咖啡喝起來香醇的時候比較好啊。」
(P43)
→這段話讓我想起日劇《大切なことはすべて君が教えてくれた》(中譯:《教我愛的一切》)中,夏實跟修二的談話!完整的對話忘記了,不過大意是說,修二平常就是不給人家添麻煩的個性,做什麼事都很隨和,沒有真正表達出自己的一面。(←我的感覺是這樣。)
其實我也是那種很怕給別人添麻煩的性格,希望自己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或包袱。不過再深入一點進去看這個想法,其實我是個價值感低落的人,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值得別人替我費心的程度,為了我?這可不好,因為不值得啊。可是內心其實很希望自己是個有什麼的人,希望有人對我好,希望有人把我看成寶,不過因為自己不這麼看自己,別人很輕易感受得到,連自己都看不起的人,別人還需要尊重你嗎?
所謂看得起自己也不一定是要做甚麼大事。連喝水都值得也是一種把自己看得很寶貴的想法!我卻始終不敢這麼想。可以嗎?我有這個資格嗎?到底是為什麼要把自己想成那麼卑微?
回到日劇,修二闖禍以後,雖然身邊引起很大的風波,但也讓他改變了!很痛但是看到修二的改變,絕對值得!!造成困擾不見得是壞事,它使得人有更多可能性,想想自己有所成長的時候,好像都是在給別人添麻煩的時候?!
至於小徹的回答,我想是在逃避吧?
「我爸好像在大學學過演化論,非常了解動物的演化,還有一大堆看起來很難看的書。他告訴我,所謂演化,是由一群沒辦法適應環境的傢伙所帶來的。」
「不論是恐龍,或者尼安德塔人,都是因為完全適應了環境才會走上滅絕之路的。我問你,適應不是會導致難以承受改變嗎?根據我爸的說法,我和我妹還有我媽都是沒有辦法好好適應環境,自然就經得起變化,所以背負下個時代文明的就是像我們這樣的人。」(p52)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可愛,也覺得之中有些道理。不過只適用「無法適應環境還繼續努力想求生存的人」吧?!這麼一想,現在的不適應感好像就沒那麼嚴重了,完全適應就沒有想做更多什麼行動的欲求。
「…我幾乎天天都去NS大樓的書店,看一些人生諮詢之類的書。人生諮詢的答案,幾乎都是『努力就會有所回報』。會需要人生諮詢的人,明明大多是努力卻沒有得到回報的人,我覺得這些書根本就是信口開河。…」(P192)
→看到這一段我大笑了好久。是阿!活在這世界上誰不努力呢?低潮的時候確實看到任何輕鬆的語氣就很火(笑)。所以我很討厭看‘大多’的勵志書籍,也不喜歡有方法的勵志書,不過對某些人來說,有方法會比一昧說「努力就會有所回報」來得好?!這大概是‘方法’減肥書籍會賣得好的原因??不過本人有點反骨,不喜歡按照‘指示’執行,喜歡有自己的STYLE,喜歡自己專研,雖然這條路比較孤獨…,不過比較能維持下去是事實。
我研究許久,最近發現出了問題只是表象,或許是破產了、失業了、生病了、得癌症、失戀了、車禍了、被詐騙集團騙了、變成超級大胖子…,不是解決表面的問題就萬事OK。譬如因為恐懼沒錢而去賺錢,那個錢也不會留在身邊太久;因為害怕失戀(寂寞),馬上再找下一個談戀愛,保證還是不會有好結局,一樣的問題依然會再出現幾次!
如果徹底根治自己的問題,首先要先找出自己是「怎麼想的」,這個很重要!一個人很勤勞的人,為什麼會勤勞的出發點有很多,其一:我想要讓大家生活變得更美好,所以我努力做。其二:我最討厭懶惰的人,懶惰使我看不起我自己,為了不要讓不好的感覺跑出來,所以我勤奮。其三…其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可是確實大大的不同,所引發的結果不一樣也就可想而知。
當然,要看出自己怎麼想的也許有些困難,而且需要花費相當的腦力!如果是這樣,我會覺得面對一樣的情境使用不同的方法或心態試試看,結果有可能更糟,也可能意外的好,如果沒什麼變那一定是又陷入自己的慣性思考!
其實人生也沒什麼,就是來學習、感受、經驗信念之下所產生的結果而已。
「達也,你大概無法眼看著別人有可能遭遇不幸吧?這可是個壞習慣,因為有時候人是自己要走向不幸的。」(P223)
→這個也令人印想深刻,這句就是你的信念導致你所採取的行動、吸引的事件。
好意外,原本只想幾句話帶過這本書,沒想到寫了一堆耶XD
...Continua這一本書是由十一篇短篇小說所組成的,彼此各自獨立沒有,但並非沒有任何的關連,每一篇都提到了日本鯉魚隊的選手高橋慶彥,且多篇在故事的尾端由故事中的主人翁吶喊出:跑阿高橋!
要這樣的連意義何在?我也說不上來,但不諱言每一段故事主題都非常鮮明。
高橋每篇都出場,作者讓我們透過了很多傳遞方法來認識高橋:有時後是現場比賽、有時收音機轉播、電視轉播、球場上的交流、或者是透過手機對話、更或者是親自見到了本人,這種方式讓高橋活現了起來,並不會讓讀者心裡頭設定他就是位拎著棒子穿著球衣的職棒選手,反而對他充滿新鮮的想像空間。
高橋若以出場來看並不是吃重的腳色,甚至有時只是驚鴻一撇,但卻扮演了很重要的開關,觸動故事裡那些走頭無路的腳色解套的機會,講的更明白一點,便是當高橋無意間完成了某項事,裡頭跌進地獄深淵的腳色就會瞬間被救贖而達到喜劇的結局,他就是貫穿著十一個故事中如此重要的存在。
除了高橋之外這本書還有另一個點可以去欣賞,那便是作者在故事裡所表現的各種做愛型態。
為甚麼我說各種做愛型態呢?因為每一篇都有所不同,有未成年的做愛、販賣的做愛、無俚頭的做愛、男女朋友的做愛、誤會的做愛、幻想的做愛、同志的做愛,來組成裡頭的故事。
他著眼於坐在其中我們未必能看到愛,但卻好似又可以深一點的去想,何為愛?為錢而做難道非愛?為開心而做,難道非愛?未做愛而做愛,難道非愛?這一連串的問題作者沒有給我們解答。
或許作者本來就不想探討這種價值觀的問題,他只想隨著時代流動,表現社會的現象罷了!也讓我們再享受各種姿勢之間跟著一起吶喊:跑阿高橋!
...Continua小說十分精采,但是引不起我的共鳴, 也許我已經脫離青少年太久?
書中人物的說話方式用語,不知道是否譯者為了跟上時代潮流而特別翻的,還是人們受了村上龍作品的影響而有那樣的表達方式?本書初版是2006年4月30日,我的推想是後者-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