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到書籍簡介中說~~作者希柏德總是想探出女性與暴力的深層關係。
不只是這樣吧,應該要說的是,終於有人願意真誠地討論『女性的弒母情結』了。
『不能原諒的,是我如此逼迫妳長大,在妳爸離開的時候,要擔負起那個位子陪在我身邊。』
與其討論女兒的叛逆,何不談談那些逼女兒叛逆的母親,她們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只能依賴什麼活下去的女人,最不應該擁有女兒,特別是個太順從、太有責任感的女兒,因為女兒會成為犧牲品。就像《近月》,一個又一個的犧牲者………
這是一本探討母女心結深刻入微的好書,用力推薦!!!
...Continua令人痛苦的故事……
仿如身陷病態的漩渦,放眼所及皆是憎恨、不甘、害怕、寂寥...等,所有負面情緒,毫無希望,更遑論豁然開朗。
無比慶幸這本不是試讀,不必交報告,我可以跳著讀。
事實也證明就算跳過了女主角中間長篇的嘟囔抱怨、莫名勾引鄰居底迪搞車震……等,對結局依然沒有太大引響。
看了很多人評論覺得本書不太好。
其實這本書背面已經告知我們了,請注意背面簡介的最後一段話,【主述者海倫的記憶顯得凌亂不連貫,甚至是不完整。】
一開始看這本書時,就覺得這本書到底是怎麼了,好難看喔!看了背面那句話後,好吧!我原諒你,只是前半部真的非常凌亂,海倫的思緒常常跳走,又突然插回來,如果沒有即時反應過來,心中真的會很囧。
到了非常後面後,我才覺得這本書比較好看一點。
首先海倫殺了他的母親後,我想一般人的思緒真的會變得很混亂,之後他跑去找了他好朋友,結果不小心跟人家兒子上床了,我想這我也可以理解,因為一個人如果剛剛遭逢了重大事件後,通常都會很脆弱,想要找些事情發洩自己不安的情緒,有人可能是喝酒痲痹自己,也有些人是性。
看這本書最好不要用常人眼光看事物,不然你一定會覺得這真是一本荒謬至極的書。因為主角本身貌似有精神方面的問題,所以不要用太嚴苛的角度去看本書會比較好。
海倫的母親不知為何後來不敢出門,書中也沒有交代,想必海倫自己也不清楚。而他的父親,總是包容他的母親,其實他父親也有自己的問題,後來自殺了,原因也不明。
這本書還滿值得探討的。
【漢密許:你做天問我,我是否想過砂掉我老爸。是的,我想過。我想很多人都想過。他們只是不願意坦承,然而你卻真的這麼做了。】
如果這種事情拿來統計的話,應該會造成很大的爭議吧!我覺得這種事情應該很多人都想過,尤其是在爭吵的時候,請洽社會新聞。
海倫殺了他母親,讓我想起這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孝順的定義每個人都不同。很多人在照顧生病的家人時,其實需要更多的關懷,不是只有病人需要,家人更加需要。還滿常聽過,有些人對於生病已久的長輩去世後,心中有很複雜的情緒,除了難過,還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很多事情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就像海倫一樣,但以道德來說,你會說那是他的母親呀!如果沒有親自照顧過這樣的家人,我想旁人無法體會。
要是有一天,當你的家人忘了你,也忘了如何自理時,你會如何呢?
是自己打理,還是請外庸。
有時候爭議性的書籍,能讓人拿起來討論,雖然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或是每個人都覺得好看,但是卻是可以拿出來探討的。
這本書只有描述海倫自己的思緒與感受,所以對於書中其他很多疑點,作者就沒有多做敘述,覺得稍微有點可惜。
這本書感覺上滿適合給讀心理或精神相關方面的學系,作為探討書籍用。
與作者的另一本"蘇西的世界"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有夠難看。
母親自閉、父親憂鬱症自殺,中年婦女海倫終於親手悶死老媽後一直碎碎念,還跟好友兒子上床的莫名其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