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佩服,這本書的作者和譯者,分別是只有15歲和13歲的青少年,該說他們兩個都是天才嗎?
第一集就已經很厚,看到書架上剩餘的二三四集,即便閱讀不怕書厚如我,看到這四本書累積起來的厚度更是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回到書的內容,我其實已經好一陣子沒有看奇幻小說了。以前曾經迷過哈利波特,後來陸續看了幾本布蘭登大神的系列,之後對奇幻小說就有點疲乏。
而看完這本書,的確很有魔戒的感覺,包含一開始的拖泥帶水也很像(我記得魔戒也是一直到了最後一集開始大戰的時候才顯得精彩不拖戲);但基本的設定是很不錯的,翻譯也翻得極好,那麼成熟的筆觸和語調實在很難想像她是出自一個青少年之手啊。
這幾天開始在看第二集,很失望的發現翻譯換人了,花了一點時間才適應新的翻譯方式。
又,書側看到翻譯的照片感覺好正,忍不住上網google了一下黃可凡,天啊完全人生勝利組無誤!
http://ppt.cc/nA2Y =>關於翻譯哈哈。
...Continua雖然一開始因為作者及譯者都是得到過多社會資源與文化刺激的高階級小毛頭,讓我有點抗拒看,不過閒來無事一讀,倒是個好消遣.
與其他魔幻書比較起來優點在於
1.對字詞力量的強調,有點近於日本文化了.
2.對人龍之間的羈絆,描述細膩.
精靈,矮人等算是歐洲文化中的公共財,所以誰先寫誰後寫都無所謂,有自己的一套就好.
對於一個幻想世界的描述也很依賴生活經驗.
以地圖而言......只能說歐洲人無法想像跟歐洲本土不相似的土地,所以一個個幻想出來的世界地形都很像歐陸.
好消遣,大約花了我6小時.
圖書館借的。
作者寫首部曲的時候才15歲!!
值得驚訝的就這一點。
書本身不好不壞,可以說是典型的西方故事:龍、龍騎士、精靈矮人半獸人,同盟和大BOSS,奮鬥和愛情。
可恨(?)的是,我以為他只有三部曲啊啊啊!!看到三才發現他四才會完結......不知道出了沒有,圖書館借不到啊QAQ
這本書我老早就想看了,只是時間老覺得不夠用;現在可有時間,所以光拿到書的時候,心裡不知道有多期待!挑戰書頁達五百頁的著作,心裡也不膽怯,光是這樣想,想必可以吸引有勇氣的讀者,找來讀一讀。
有精靈的存在,就有可怕的惡魔,善惡對立,自古不變,也是兩股維持平衡生態的勢力。而人類被放置在其中,像獵人,也像獵物。脆弱得必須全副武裝,好面對敵人的襲擊。仇恨向來不受控,反過來轄制許多受它奴役的生命,就算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也躲不過;為求復仇之暢快,許多更為邪惡的事物早已路上等候,布下天羅地網等著不知情的獵物上鉤。
人類是故事裡的一部份,也由此說起。儘管自然界中隱藏著未知與冒險,不過卻是一條通往秘徑的必經之路。非常故事,就得有個特別的開場:關於一顆奇特的蛋。一個奇特的小生物,帶著使命降生於世上。遠離已知的世界,除此之外, 無法再擴張生命的侷限,只有藉助故事本身的感染力,才能穿透人們自古以來就有的自大與無知所形成的甲冑。人如滄海一粟,何其渺小,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仍佔有一席之地。真正的力量不在乎大小,關鍵在於智慧的高低?!對人來說,智慧就藏在諸般新奇事物裡,被一層薄膜所包覆,外頭還有堅硬的殼,就因脆弱需要被保護;所以造就出人類動腦的本能。
「辨別之能」自古就是一個謎。特別是在多變不定的世代裡格外稀有;單純的人類並不能理解自身背負著何種命運?向來不願與現實妥協總在年少與老年之間形成拉距,中間並沒確切的法則可供依循。唯有正直能夠剖開這奧秘。相信詛咒的人們更接近無知,也把災厄連同遲疑給帶來,如同在霧裡行走,伸手不見五指。另一邊則是光明裡的預言:有你無法預知的能力,閃耀其上,像一把巨大的金斧,可以砍斷任何阻力,直到有人能成為它真正的主人。流經眾人屍骨的歲月在黃土之下掩埋、腐敗,至終化為烏有,隨著生命破土而出,是生命力的嫩芽在滋長……。黎明的權杖在恆定的秩序裡是個樞紐,也開啟另一扇門。
一個少年:他用自己的身世和傳說交織一片,鑲著金光閃耀的寶石在他意志堅定的心上,沉甸甸的。這重量混雜著許多情感的牽絆,還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在翻閱的同時,我知道這書可以告訴我一切。
是什麼?姑且賣個關子──
為了不讓電影來影響我閱讀的興致,選擇用文字陳述以支持我所喜歡的作家。年紀不到二十,就為自己寫出奇幻的人生,真的是由衷佩服!夢想與現實間有些界限模糊不清,人很難一眼就看出其中的不同之處;既是這樣,何不放膽去闖?就算不能倖免逃過命運的糾纏,但也該像個勇士一樣,如同書裡的少年,帶著僅有的自信,邁開步伐,噢,不…應該是說騎上他專屬的坐騎,衝破壓低的密雲,掃蕩邪惡的勢力──勝利是需要爭取的,用性命一搏。
龍的傳說,眾說紛紜;但一隻會飛且吐火燄的龍,這本書值得一讀!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