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
by 梁文道
36Reviews32Quotations0Notes
Description
◎聯合推薦
作家/朱天文
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
作家/舒國治
作家/楊照
PC home電腦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作家/駱以軍
作家/謝旺霖
「我都知道了;這一切謊言與妄想,卑鄙與怯懦。
它們就像顔料和素材,正好可以塗抹出一整座城市,
以及其中無數的場景和遭遇。
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
你以爲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
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
--梁文道
本書為華人世界最耀眼的公共知識份子、評論員、書評人的梁文道所撰寫的散文隨筆集,拋卻了一向給人理性自持、睿智犀利的一面,反將他的私密事,包括內心難以排解的焦慮、軟弱、甚至人際的摩擦都披露出來。書裡談及愛情、日常生活、疾病經歷、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學藝術、歷史記憶等個人生活體驗和人生感受等諸多方面。
誠如作家楊照所言,《我執》一書「與其說是梁文道私人生活的祕密,還不如說是一種秘密的閱讀態度」,讀者不但可以「藉由那似幻似真、既事實又虛構的筆法,讚歎這位讀書人的閱讀興味與閱讀能量」,還能「把閱讀內容轉化成自我體驗,豐富我們的私密自我空間」。
「我都知道了;這一切謊言與妄想,卑鄙與怯懦。
它們就像顔料和素材,正好可以塗抹出一整座城市,
以及其中無數的場景和遭遇。
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
你以爲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
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
--梁文道
本書是活躍於香港文化界、知識界,被大眾稱為「文化教父」的梁文道,首度在台灣發表的第一本著作。拋卻了一向給人理性自持、睿智犀利的一面,反將他的私密事,包括內心難以排解的焦慮、軟弱、甚至人際的摩擦都披露出來。內容談及愛情、日常生活、疾病經歷、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學藝術、歷史記憶等個人生活體驗和人生感受,使人愈讀愈如染癮般,耽溺其中而不可自拔。
作家楊照說,《我執》一書「與其說是梁文道私人生活的祕密,還不如說是一種秘密的閱讀態度」,讀者不但可以「藉由那似幻似真、既事實又虛構的筆法,讚歎這位讀書人的閱讀興味與閱讀能量」,還能「把閱讀內容轉化成自我體驗,豐富我們的私密自我空間」。
本書2009年4月在中國內地出版後,隨即熱銷十萬冊,讓梁文道成了熱門人物,演講所到之處,都擠滿久候的粉絲,有專欄作家稱之為「梁文道現象」。
全書搭配精彩黑白情境照片22張,讓因為閱讀文字而起伏跌宕的心靈,透過圖像的表達,更有喘息與想像的空間。
2010年梁文道與台灣讀者面對面活動
第一場:閱讀世界‧閱讀自己--與張大春的Men's Talk
暨《我執》新書發表會
時間:2010年1月31日(日)下午5:40~6:40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廣場」(台北市信義路五段5號)
第2場:談文道人--與《我執》作家梁文道面對面
邀請駱以軍、張鐵志等作家與梁文道對談
時間:2010年2月6日(六)下午2:00~3:30
地點:誠品信義店三樓Forum(台北市松高路11號3樓)
「當然是我執,否則我們來此一世所為何事,否則我不生今世又生何世?逐物迷己,我們在好聽的鷓鴣聲裡迷了己。還有,此書要跟梁文道的另一本書《常識》並看。《常識》裡梁文道鮮明的公共知識份子的位置,面對大眾民粹仍不懼於講複雜的語言和觀念,衡諸當下台灣,南方朔算是,唐諾是,而梁文道比他們都年輕又正在發揮影響力。把《我執》放在這個瀕臨絕種的位置上來讀時,它的徘徊隱爍,它的抒情性,立即翻轉出異樣的風致。」
--作家/朱天文
「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沙漠裡卻長出了大樹。如今華人世界最耀眼的公共知識份子、評論員、書評人,自非香港梁文道莫屬了。他讀書也說書,評今又論古,喋喋不休卻針針見血,像把溫柔的刀,讓人一見一聽便難忘。恣肆之洋常有個平垠之底,破革之箭多射自柔軟之弦。人間有情,愛憎纏縛;纏縛不斷,慧命增長。文道有惑,心事難解。破惑解心偏多情的種種焦慮,日夜擣鑄,遂成就了大好一本書,名曰《我執》。 」
--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
「香港有個梁文道,他寫文章、論時情、觀看世界皆有獨造。我禁不住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同時也佩服有人能做得那出色、那麼妙。」
--作家/舒國治
「《我執》寫的,正是一種極度強烈的「有我」的文學;《我執》記錄的,正是唯有透過這種「有我之境」才會出現的奇異景致。雖然一開頭八月一日的〈題解〉文中說:「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愈緊愈是徒然。此之謂我執。」然而放在閱讀與文學的範圍中,「徒然」非但不是「徒然」,反而要從「徒然」中、從對於「徒然」的虛無慨嘆中,才有辦法燦然冒生出值得被領略記取的光彩來。」
--作家/楊照
「梁文道是當今華人世界特立獨行的知識份子,自由出入雅與俗,能闡述理論,又能感悟大眾,極少見集思想者、議論者、行動者於一身的人。《我執》這本奇書,他自己說是追隨羅蘭‧巴特《戀人絮語》的體例,我卻看見法國知識份子更久長的《沉思錄》傳統,難得一見有趣的書。」
--PC home電腦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像一個廢園裡的日晷,生鏽的、遺忘的什麼。這很像梁文道在夢境的鬚根猶附著靈魂灰稠時分的譫言絮語,與平日雄辯、機鋒、公共論述話語的他如此不同,我們看見一個哀感、憂鬱、徬徨的自畫像。」
--作家/駱以軍
「彷彿現代版的《一千零一夜》,說故事的人藉著說故事得以延續生命,但梁文道卻藉著說故事,通過藝術的手段,以文字責要哲學意念,試圖修鍊自我,使之肉身和精神都臻於昇華。
《我執》,梁文道把自己放進世界這個容器裡,洴澼浮沉。看似個人,也包含整體;看似冷酷疏離,也蘊藏慈悲溫情。他總是不斷擺盪在構與解,虛與實之間,不斷向人生發出最艱難的命題,而我們卻是不經意地就被他輕易逮住,或者好不容易費思追上的,竟不過就是那許久許久以前的他罷了。」
--作家/謝旺霖
作者簡介
梁文道
1970年生於香港,在台灣成長,1985年回港升學,199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梁文道長年參與各種文化、藝術、教育與媒體工作,並熱心支持多樣化的社會運動。他曾任多個非政府組織及藝術團體董事或主席,牛棚書院院長、香港商業電台一台總監,以及香港大學及理工大學的客席講師。現為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
自1988年開始,他在報刊發表劇評、樂評、影評、書評,以及文化和政治評論。目前在中國大陸《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上海書評》、《東方企業家》、《天下美食》,香港的《蘋果日報》、《明報》、《飲食男女》、《AM730》、《讀書好》,台灣《聯合報》,馬來西亞的《星州日報》與《亞洲眼》,以及新加坡的《聯合早報》等報刊上均可看見他的作品和專欄。嘗出版書話《弱水三千》和《讀者》,飲食散文《味覺現象學》,電影和音樂札記《噪音太多》,以及《十二》和《我執》等兩部散文集與訪談錄《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其時事評論集《常識》不但在大陸創下出版三個月內銷售十八萬冊的佳績,更榮獲中國大陸2009年十大好書。
他被認為是當今中國大陸和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份子之一,曾獲《Esquire》大陸版評選為「Men of the Year之2008年度意見領袖」等多種榮譽;並得到中國大陸《出版人》雜誌所頒發的2009年度作家。